佛州食肆近日陆续恢復营业,但在疫情仍未消褪下,限额令、防疫物品额外开支、人流减少等等不利营运的恶劣影响,已令业界叫苦连天。《太阳哨兵报》今日报道,不断上升的食材价格,令餐饮业更加举步维艰。


报道指出,南佛州三县由今年2至4月,乳製品及咖啡的零售价上升了7.9% ;在肉类上月中开始全国性短缺下,批發价更上升了20%至35%。
在Deerfield Beach市的Baja Cafe,老闆露丝曼(Priscilla Roseman)表示,该店餐牌上九成食物,都含有猪、鸡、牛肉,但只能提升价钱$1,因为恐防已经不多的顾客反感。「我们其实应该起价$3至$5 ,但现在才刚在疫情下重开,不想吓走客人。」
在Oakland Park市的Bluegreen Cafe,老闆兼主厨德卡里(Vagner DeCarli)也表示,一盒30隻鸡蛋的来货价,由$4急升至$8,但却不敢起价,「我们情愿少赚一些,也不想将额外成本转嫁给顾客。」
他说,很多人失去了工作,已减少外出用膳,还有不少人害怕受到感染而留在家中,唯有咬住牙根维持原价。
FIU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郑米高(Michael Cheng,音译)解释,这是供求关係的结果,「在商业停顿两个月之下,因为需求大降,农民减少收成,供应商减少入货量,要一段时间才可以恢復平稳价格。」
郑院长说,顾客其实也受到疫情影响,大多数同情饮食业的困难环境,应该不会对起价有太大反感。「人人都记得月前到超市抢购物品时,普遍货物都已在起价,所以对餐馆微升价钱不会太在意。」
食品价格改成何时才会稳定下来,甚至下降至3月初时的疫前水平,现阶段无人可以预测。FAU大学经济学教授斯特朗(William Sronge)说,要供应回復正常,食物价格才会回落,但这个过程需要多个月才会出现。
「若果没有發生第二波疫情,供应商才会放胆增加入货,但这起码会到6月才见到曙光。」斯特朗説。
▲曾珍娜 报道



▲不少食肆近日要起价才能抵销食材来货价急升的支出。